人民日报岑巩侗族村寨ldquo以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21-11-28 13:30:38   点击数:
  白癜风能冶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101/4283876.html
      

坐落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龙鳌河畔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白水村,是个较为典型的侗族聚居村寨。从隋唐以来,当地村民世代造纸,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生产的竹浆纸使用起来不但没有灰尘,而且还带有淡淡竹香味,畅销邻近10余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青葱笼明月,白水绕低洼;古韵传千年,老树开新花……”仲夏的白水,花香鸟语,空气怡人,游人慕名而来。

白水村地处武夷山脉,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铜仁地区玉屏县和湖南省怀化地区新晃县交界处。全村人口95%以上是侗族,以黄姓居多,人人都会造纸。

步入村头,清滢滢的龙鳌河水在这里陡然折了一个大弯。沿路前行,一排排现代气息浓郁的小别墅和古色古香的土窑、藤木作坊和谐共处。“这些土窑、藤木作坊都是村民用来造纸的器具,至于那些别墅嘛,则是造纸带来的丰厚福祉啰!”随行的村支书黄治文乐呵呵地说。

村民传承造纸技艺已有千余年,到黄治文这代人已是第21代,主要生产用于书画的宣纸和传统祭祀的火纸两种。造纸的基本原料是阳山竹(又叫棉竹)、构皮、丝麻等,制作过程有浸竹、煮竹麻、制浆、舀纸、榨纸、剥纸、晒纸等72道生产工序,整个制作流程需要大约55天。竹浆纸因具有白皙、柔软、薄细和韧性强等特点,畅销当地市场及周边湖南、湖北和广东等省。

村民黄贵春今年55岁,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已有40余年。从14岁开始,黄贵春就一直跟着父亲学习造纸,一年做一窑纸,大约刀纸,除去各种开支,收入五六万元。黄贵春年轻时也曾外出务工过,不过出去没到半月就回来了。“还是在家造纸好,农忙农闲两不误,收入也还行。”黄贵春说。走进黄贵春家,两楼一底的砖房,室内装修很是讲究,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黄贵春说,房子18年前就修建了,当时花了20多万元。

一路走一路看,村民或在院子里晒纸,或在堂屋里整理纸,或在路边给成品纸打包装运,或在龙鳌河里捞鱼,或在荷塘中排藕……村里找不到闲散人员。

岑巩古名思州,历史可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年),已有多年历史,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境内生产的“中国十大名砚”之一的思州思砚久负盛名,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三次过问思州石砚的生产情况,国家文化部授予该县“思州石砚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近年来,该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书法之乡”和“诗词楹联之乡”文化品牌,先后多次举办全省范围内的书法大赛,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白水村造纸产业的兴盛。

“百闻不如一见”。伴随着岑巩县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古法造纸技艺已成为该县宣传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的又一张名片,推动着白水村一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据村民介绍,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前来龙鳌河沿岸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文/图杨政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策划:陈永祥

审核:杨政权

编辑:张超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snk/26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