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感冒笔记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21-3-21 21:10:21   点击数:
  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2.感冒的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虚体感冒则当扶正解表。

  3.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风寒束表证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速记歌诀: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2)风热犯表证

  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4.常见证治疗加减变化

  风寒束表证,若表寒重,头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配麻黄、桂枝以增强发表散寒之功;若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风热犯表证,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时行感冒热毒较盛,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配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等清热解毒;若风寒外束,入里化热,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苔黄白相兼,可用石膏合麻黄内清肺热,外散表寒。风热之证不可过用辛温,以防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

  暑湿伤表证,若暑热偏盛,可加黄连、山栀、黄芩、青蒿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较甚,加豆卷、藿香、佩兰等芳化宣表。

  5.阴虚感冒、气虚感冒的主证、治法和方药

  (1)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xxgnk/2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