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淋证笔记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21-3-20 18:03:42   点击数: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免费领取中医基础课程笔记图解10册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

  1.淋证的常见病因

  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劳伤久病。

  2.淋证的病机及转化

  淋证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膀胱与肾。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病理性质在病初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诊断和类证鉴别

  1.淋证的诊断要点

  (1)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但还需根据各种淋证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不同的淋证类型。

  (2)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

  (3)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2.六种淋证的主症特征

  六种淋证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血淋为溺血而痛。

  膏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3.血淋与尿血的鉴别

  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辨证论治

  1.淋证的辨证要点

  淋证的辨证应首辨六淋的类别,其次辨证候之虚实,最后须辨明各淋证的转化与兼夹。

  辨别淋证虚实的主要依据:一是病程,新病初起或在急性发作阶段多实,久病者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多虚。二看疼痛程度,病急痛甚者多实,病缓痛轻者多虚。三看尿液,混浊黄赤多为湿热邪气盛,清白色淡为正虚或邪退。虚实夹杂者,须分清标本虚实之主次,证情之缓急。

  2.淋证的治疗原则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淋证的基本治则。具体而言,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以凉血止血;以砂石结聚为主者,治以通淋排石;以气滞不利为主者,治以利气疏导。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以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

  3.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热淋

  主症: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速记:淋八石韦劳无比,气沉小蓟膏萆薢。

  (2)血淋

  主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3)石淋

  主症: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韦散加减。

  (4)气淋

  主症: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5)膏淋

  主症:小便混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6)劳淋

  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xxgnk/24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