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8-3-26 8:20:27   点击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1.血管性水肿:临床多表现为舌肿胀,停药后可消失;

2.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

3.心悸,心动过速,胸痛;

4.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5.味觉迟钝。

较少见的还有:蛋白尿,眩晕、头痛、血管性水肿,心率快而不齐、面部潮红或苍白、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另外卡托普利可影响患者性功能,因多数患者羞于反映而经常被忽视。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后背痛(如坐骨神经痛)、胸痛、流感样症状、感染症状(如膀胱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关节痛、腿痉挛或腿痛、肌痛、皮肤异常如湿疹。停药后症状消失。

β受体阻断剂

不良反应: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胰岛β1受体,可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并出现胰岛素抵抗,且还可以掩盖低血糖反应,对控制血糖不利;

2.选择性β阻滞剂无以上不利影响。但是,非选择性和选择性β阻滞剂均可升高血清甘油三酯,为动脉硬化易发因素;

3.β阻滞剂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好于无糖尿病的心肌梗死患者,能够降低合并有糖尿病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钙离子拮抗剂

不良反应:1.反应短暂而多见的是足踝与小腿肿胀,用利尿药可消退;

2.可出现胸部疼痛、头痛、脸红、眼花、心悸、血压下降等;

3.偶尔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4.可能出现牙龈肥厚。

利尿剂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低钾血症,治疗4到6周后,有10%的病人出现血钾浓度小于3.4mmol/L,有4%的病人出现血钾浓度小于3.2mmol/L。经过12周治疗,病人平均血钾浓度降低0.23mmol/L。

单硝酸异山梨酯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头痛、颜面潮红、心悸、血压下降等;对于青光眼患者,应用单硝后会使眼压进一步升高,眼痛加剧,甚至出现更严重反应。经手术治疗后的青光眼则需定期监测眼压。

胺碘酮

不良反应: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且阿托品不能对抗此反应;

2.房室传导阻滞;

3.偶有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见于低血钾和并用其它延长QT的药物时;

4.以上不良反应主要见于长期大剂量和伴有低血钾时,出现以上情况均应停药,可用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或起搏器治疗;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展成室颤时可用直流电转复。由于本品半衰期长,故治疗不良反应需持续5-10天。

利多卡因

不良反应: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

美西律

不良反应:1.胃肠反应:最常见,包括恶心、呕吐等,有肝功能异常的报道;

2.神经:包括头晕、震颤(最先出现手细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嗜睡、昏迷及惊厥、复视、视物模糊、精神失常、失眠;

3.心血管: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博,促心律失常作用如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及心力衰竭加剧。治疗包括停药、用阿托品、升压药、起搏器等;

4.过敏反应:皮疹;

5.极个别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白殿疯初发是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xxgnk/2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