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动态上医胡大一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7-5-22 4:13:24   点击数:
  

面对越分越细的学科,宏观思维愈加重要;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的病人,“上医治未病”的理念更加凸显;面对愈发高大上的医疗仪器和药物,心理和康复的短板不能忽视。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如今,我们应重新拾起。

对过度治疗和割裂的行医模式说“不”,胡大一教授的理论和实践值得深思。

医院心内科教授胡大一,是一个具有宏观、超前和跨界思维的学科带头人。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的前任主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委,胡大一的每次亮相和发言,总能让与会者兴奋起来。他与众不同的视野、前瞻的论点,常常起着引领作用,让大家耳目一新。

(胡大一教授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宣传的健康行动理念。他坚持风雨无阻日行一万步,并严格控制饮食和体重。)

医学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是胡大一发起的在心血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会议。年举办,现已成为覆盖亚太、面向世界的万人盛会。原因之一是,论坛涵盖了基础、预防、治疗、康复及人文、科普等多学科,使一个原本心血管专科的学术会议,成了横贯中西、将医学上中下游完美结合的综合性论坛。而组织者胡大一,也被誉为打通各学科、各领域的开路先锋。

“医学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期待今秋第27届长城会精彩亮相时,胡大一仍记得举办初期的尴尬。一个中国医生曾问参会的美国专家,在中国看到了什么?对方却回答说“到处是吸烟的人”,被戳到痛处的胡大一下决心宣传戒烟。

从年开始至今,他每到一地,都苦口婆心地宣传戒烟,带领大家宣读《戒烟宣言》,并提出“被吸烟我不干”的响亮口号。年以前,长城会最冷门的两个分会场,一个是戒烟,另一个是急性心梗的“绿色通道”服务模式。如今,其示范引领的作用已显现成效。

“健康中国,从我做起”,是今年70岁的他始终身体力行的理念与实践。从年第一次参加健康大课堂科普讲座开始,胡大一在为老百姓对健康知识井喷般需求震惊的同时,加快了自觉投身健康教育的脚步。城市、农村、学校、机关、厂矿、广场、礼堂、课堂,他自编的“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好心态”健康口诀深入人心。

他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书写医学科普书籍——《登上健康快车》、《从心做起》、《有氧代谢运动》、《健康秘诀》等,也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胡大一这个因医教研飞来飞去的“空中飞人”,竟凭借顽强的毅力,践行着自己宣传的健康行动理念。即使在等待起飞的机场,他也会拉着行李箱,盯着计步器,坚持走完1万步。

当医院习惯了用经济指标评价科室政绩,以致过度医疗泛滥时,胡大一冒着得罪同行的风险,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滥用支架现象严重”,屡屡呼吁“规范使用介入、搭桥或药物”,直至卷入一个又一个“风波”。面对朋友的劝阻,他依旧我行我素,并直面媒体和业内袒露心声——

“我国在引进、发展和推广新技术尤其是高成本创伤技术时,一定要重视对这些技术应用实效的评价。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如何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避免高成本技术的不适度、过分使用,甚至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是说先进技术不好,应该强调的是如何使先进技术真正早期到达高危患者,给其带来最大的获益。而对于低危患者,在充分使用药物的基础上,应该探讨一下其接受有创介入治疗的指征。规范的有创介入治疗技术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利益,真正体现其优势。滥用支架,看起来受伤的是患者,最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医生,因为人们会失去对他们的信任。”

胡大一呼吁:“希波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不要对病人做得过多’,今天仍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核心却是“人道”

“外科医生用刀片、内科医生用药片”,是胡大一最初对医学的理解。从医后,他下过乡、进过厂,去过河西走廊,也上过世界屋脊。但慢慢他体会到,专业、细节至上的“医”,不是理想中的“医”。

如今,医学分科的精细已经足够复杂到让患者难以应付,也让医生的视野受到了限制,解决的问题越来越细节和深入,却忽略了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让患者排着队在不同科室中没完没了地排除,最后“盖个帽子”开始吃药,一种不行两种,两种不行三种,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让患者痛苦,也让患者承受了很重的经济负担。

“缺乏身心全面健康概念的医生,重躯体疾病、重技术,不







































白癜风有妙方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xxgnk/1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