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琴,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同年至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医院进修学习,并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资质培训1年,卫生部起搏及电生理介入诊疗资质培训1年。
从医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各种疾病诊治,尤其擅长心内科急重症,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等诊治,熟练掌握心内科各种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风湿性瓣膜病球囊扩张术等。 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一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现已发表国家级、省级文章二十余篇,主编专著两部。最新心内一区
护心有道,用心治“心”病
李爱琴
医院病房中,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手术台上,总能看见她为各类心脏病患者实施介入手术的精湛技艺;她总是奋斗在行医的第一线,取得的成果不去刻意矜夸却有目共睹……她就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的副主任李爱琴医生——一个精益求精的学者、一个干好良心活儿的医者。
医术上孜孜追求,一人持三证弥补了该院心律失常介入空白
年,大学毕业后的李爱琴被分到医院上班,后被分入该院心血管内科,这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的临床经验使李爱琴在行业内颇有名气,可尽管资格老、经验丰富,李爱琴对自己的要求仍然很高,在医术上孜孜以求,利用一切机会外出学习,是其科室里名副其实的“学霸”。
“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居于首位,并且具有突发性特点,使患者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李爱琴说,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疗效可靠的微创技术,可以人为地改变血管,改善愈后,延长病人生命,正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正因为如此,做这类手术,对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医生要“持证”才能“上岗”。
可多年来,该院持冠脉介入资质证的医生不少,但持有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资格证的医生却一个也没用,遇到这样的病人,只能请外援。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李爱琴多次外出学习。
“外出学习可不是享福了。不仅自己要付出很多努力,收入也会受影响,家庭更是照顾不到。”李爱琴说,见我这么大年龄了还这么拼,很多人都不理解。可在我看来,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有很多困惑。我们医生这个行业,就需要干到老,学到老。”
经过努力,李爱琴成功考取了做心律失常介入手术需要的射频消融资质证和导管器械植入资质证。加上之前她已经拿到的冠脉介入资质证,她一人便持有三证,不仅弥补该院无法做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的空白,在国内同行业医生中,一人能拿到这三个资质证的,也是寥寥。
干好良心活儿把挽救患者生命当做自己的职责
李爱琴不仅医术高超,多年从事医疗心血管急救工作,她更是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坚持“抢救生命重于一切”。
去年,有一位新乡辉县的患者42岁,出现心跳缓慢的病症。当时李爱琴建议她进行起搏器介入治疗,患者和家人都觉得不以为然,未尊医嘱。谁知,患者回到家中没多久,在地里干农活儿时发生抽搐,辉县的救护车到场后,看到患者的状况都不敢接诊。患者家医院的李爱琴主任。
“最快的速度让救护车去接患者,最快的速度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东西。”
李爱琴告诉记者,虽然因路途远,医院时已经昏迷了。但因手术抢救及时,患者当天就恢复了心跳,转危为安。后征求患者家人的意见,李爱琴为患者进行了永久起搏器介入手术,术后没几天,患者便恢复了意识,并且没有落下任何后遗症。
“虽然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与死神争分夺秒,一场手术下来,经常会累的没劲儿开口说话。但看到病人死而复生、转危为安,我心中就会感到无比欣慰。”李爱琴说。
作为医生,李爱琴是当之无愧的好医生,作为女儿、妻子和妈妈,李爱琴却是不合格的。虽然对家人有愧疚,但是,每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李爱琴都会流露出欣慰、幸福的表情。
因为平时上班忙,李爱琴几乎没空锻炼身体,但从她手机上下载的计步器上显示,穿梭在病房与医生办公室之间,她每天至少要走一万多步,比坚持锻炼身体的人运动量还大。
医院的工作和患者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可仍然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有一次她在与患者正常的交流沟通病情,而患者的家人却在一旁偷偷地录音,留“证据”。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李爱琴既伤心,又委屈。
“我上班时是一半时间做手术,一半时间与病人交流。”李爱琴告诉记者,
她期望将来有一天,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能少些猜忌、充分信任,让医生能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研究病人病情,钻研医学医术,继而为患者带来福音,这就是她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
内容来源于东方今报,版权属于原作者
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医院癌症有这几大早期症状对着看一下快告新品速递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齐鲁制药n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