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亚专业组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的人患病。帕金森病早期主要表现为50岁后中老年人出现缓慢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肢体抖动或颤抖,一般多在肢体静止不动时明显,而活动时可减轻;出现缓慢发生的肢体动作不灵活和僵硬,写字变小、系扣子慢、走路不摆手等;面部表情差,说话慢和欠清楚,有时口水多;起立或在床上翻身时动作慢,起步困难,经常觉得脚贴在地上而迈不开步子等症状。
帕金森病早期自查症状:
运动症状:手抖、肢体震颤、肢体僵硬,扭头,转身困难,动作迟缓、行走不稳容易摔倒,走路前冲、表情呆板、容易摔倒、声音低沉、流涎等。
非运动症状:焦虑、抑郁,嗅觉减退、便秘,血压偏低,多汗,肢体麻木、疼痛,夜间手舞足蹈等。
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出现以上征兆时,应及早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门诊自年成立以来,在刘振国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帕金森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逐渐形成早期诊断、健康教育、治疗评估、康复指导、长期随访、全程管理的一整套临床诊疗规范流程。我科目前已建立国内领先的帕金森病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通过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我科已在国内率先建立帕金森病慢病长期管理体系,是华东地区主要的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诊治中心。经帕金森病治疗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使我科长期治疗随访的帕金森病患者得到临床症状长期良好控制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同时每年定期帕金森病患教工作的开展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相关工作及研究多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研究奖项,发表数十篇相关研究论文。目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估。
帕金森病具有典型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系统、全面、客观的进行科学性评估,是帕金森病精准诊断、疾病进展评估及疗效评价的基础,关系着帕金森病的诊断正确性及治疗的有效性。我科目前开展UPDRS评分、H-Y分级,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评价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汉密尔顿抑郁、快动眼睡眠障碍量表、嗅觉、便秘等国际公认的帕金森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和工具进行专业的定量、定性评估,通过专科医生对每位就诊患者进行详细记录、评估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价,辅助诊断及治疗。二、帕金森病特色筛查。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当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已损失70%以上,如何提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成为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我科开展一系列帕金森病特色筛查,包括:嗅觉检测、基因检测、PET-CT。通过功能检测,分子筛查,功能影像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形成系统性的帕金森病早期筛查网络体系,极大的提高了帕金森病早期确诊率,有效缓解疾病进展。三、疾病及治疗的全程、综合管理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只有对其进行长期系统评估才能达到个体化治疗。为此,我们为每位就诊患者建立疾病档案,详细记录帕金森病病情,每年定期随访,通过合理评估进行有效治疗。同时每年定期举行帕金森病病友交流会,进行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护理及康复锻炼培训,从多个角度进行帕金森病全程、综合治疗,全面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团队医师
刘振国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教研室主任、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于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学习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及科室行政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入选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启明星后”、“上海市白玉兰人才”、“上海浦江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多项人才培养计划。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主持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获国家、部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4项,其中第一完成人4项,第二完成人6项。汪锡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WH神经疾病中心学习深造。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担任多项学术任职,发表SCI论著多篇,参与编写著作2本,以主要完成人身份获国家高校自然科学奖一和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干静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行政副主任。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法语班),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先后两次赴法国里昂Pirre-Wertheimer医院进修。发表SCI论文数篇,担任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陈伟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成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27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李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戚辰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10余年。科研主攻方向是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万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医多年。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帕金森病及运动并发症相关临床研究。主持: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一项,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研究一项,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青年培养计划支助。至今已发表文章9篇,其中SCI收录2篇。宋璐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攻方向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及其他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张煜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国家教育部学术新人奖。主攻方向早发性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吴娜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工作。科研主攻方向是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基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专病门诊
时间:每周三、周五下午13:30-16:00
地点:门诊大楼2楼专家门诊诊区9号诊室
刘振国教授牵头的帕金森病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成果推广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