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号外
守护通城百姓健康的生命第一岗
我院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ICU搬迁啦!
为了缓解急诊抢救室的拥堵
切实改善百姓就医环境
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通大附院原急诊大楼五楼的
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ICU暂时搬迁至
14号楼二楼
关于急诊内科和急诊ICU搬迁的通知尊敬的市民朋友:
为了增强急诊医学科的服务能力,经院部研究决定,原急诊大楼五层的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ICU自10月16日起搬迁至14号楼二层。
特此告知,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通大附院门诊部
年10月11日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10月16日早上6点半,通大附院原急诊大楼五楼的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ICU暂时搬迁至14号楼二楼。
历经一个多小时,急诊内科病房及EICU目前收治的28名患者,其中包括15名病重患者,全部安全转运完毕。
15年前,通大附院急诊大楼建成,当时年急诊量11万人次。15年来,通大附院急诊科在黄中伟教授的带领下,得到快速又稳步的发展。
目前年急诊量高达30万人次,年抢救人数1.2万人次。数据的背后,透出的是患者的信任,体现的是救治能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急诊科现有的急诊配备已无法满足南通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决定扩大急诊病区及EICU,因而有了这一次的搬迁。
16日早上6点,灯火通明的急诊大楼五楼已经是一片忙碌,不断有保洁人员、护士推着各式仪器走出急诊科大门。护士站台旁,护士们忙着给病历、药品打包装箱。值班医生们正在对15名危重症患者进行最后的巡查。
急诊科主任黄中伟介绍,这次转运难度最大的是15位重症患者,转运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已达92岁高龄。“他们有的是心跳、呼吸停止后被抢救过来的,有8位患者因呼吸衰竭无法脱离呼吸机。”
为此,特意为患者准备了转运呼吸机、监护仪和除颤仪等,每床安排两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全程陪送,以保证重症患者在转运期间的生命安全。
院领导非常重视本次搬迁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确定具体搬迁方案并制定了详细搬迁计划。
急诊科也做了充分准备,搬迁前一天,黄中伟主任、崔秋霞总长带领医护人员对急诊内科观察室、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ICU的病人病情进行了梳理,确定从病情较轻的病人开始转运,最后再集中医护力量陪同搬运最危重病人,随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副院长景春平、施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一早就赶到了14号楼进行现场指挥。
搬迁后的14号楼二层设有EICU床位10张,急诊内科病房床位34张。原急诊大楼5楼急诊内科病房和EICU将整体改建为急诊ICU病房,设立20张床位,已完成图纸设计,准备加快建设。
虽然此次搬迁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从院领导到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科室,大家都齐心协力,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搬迁任务,充分体现了工作效率、急诊速度、急诊精神!
今日推荐“医院急诊医学科”
推荐阅读(点下方标题)喝酒拼不过别人,或许吃药也不如别人,原因原来是这些——
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假性近视,这套按摩操必会——
还在久坐不动?你可能已经被这个“隐秘杀手”盯上了——
关节炎不只是老人的专利,这些常见关节炎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嵩山论剑
且看大肠癌多学科治疗的风云人物如何鏖战群雄夺第一!
挂号缴费免排队
报告结果手机查
本官方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