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见习出科总结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8-11-3 17:24:33   点击数:
  

作者系丁香园常驻站友

hjz

四个月的外科见习就这么过去了。骨科、胸外、ICU、神外……四个月过去,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学会如何进行临床阶段的学习了。

下面我将从病房、手术室、门诊和课后理论学习四方面对这段见习生涯加以阐述。

病房

这是见习的重中之重,有许多病房常规工作。而正是在看似简单繁琐的常规工作中,个人通过思考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收病人:病史查体,熟练巩固相关的症状学和体格检查。

写病历:关键在于有条理地记录现病史,这取决于医生对症状学的了解,以及对该疾病的了解。

写拟诊讨论:真正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的部分,通过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分析,得出可能性较大的疾病以及若干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或者进行定性定位诊断。

写诊疗计划:根据现存的诊断情况决定进一步检查或者选择某种治疗方案。

读片:对外科医生而言,各种影像学结果对于是否选择手术以及采用何种手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看见片子就找病变的部分,看到病变的部分就满足了,接下来仅仅把片子的报告打到病历里就万事大吉,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已经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可以试着先在纸上写下自己对该片子的描述以及可能的诊断,然后再去看报告,对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和遗漏之处,这样才能得到提高。

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要知道病房中的某种病人术前要做那些检查,术前要带什么药,备皮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如禁食、导尿、下胃管等等);要了解术后引流换药拆线的时间,处理术后常见问题(发热、腹痛等),学会处理术后并发症(心衰、房颤、胃瘫、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肺栓塞等),还要记术后病程,并了解上级医师查房时的指示及其原因,而不是机械记录和执行。最后还要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带药、定期随访(间隔时期及随访的相关检查)。

手术室

这是外科系统里面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在手术室里,最重要的是养成无菌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各种操作。

见习和实习医生能做的,就是完成术前准备(消毒铺巾),协助手术(缝皮拉钩),剩下的时间就是观摩手术了。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着片子来看病变部位的解剖,这样对读片和对手术都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如果对什么科的手术感兴趣,一定要术前预习相关部位的解剖,最好还要看一本外科手术学的图谱,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看看手术录像,只有做了充足的功课之后,才可能对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否则只能看看热闹,学不到太多东西。

门诊

可以看到许多病房里面不常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是小病),最好事先仔细阅读教科书上的相关章节,这样病人在问你问题的时候才会成竹在胸。

门诊时间短,所以对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及诊断治疗都比病房的要求高得多。在病房里可以用一个上午写一个病历,而在门诊往往五分钟就可以处理一个病人,所以要求医生对各种病较为熟悉。

在门诊,最重要的是事先预习相关疾病,以及门诊之后带着问题再去看书,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在门诊过程中,要仔细地听病人的每一个问题,了解教授是如何回答病人的疑问,并让病人满意而归的。还要注意教授对待病人的态度,怎么使病人觉得医生是可以信任的。

这些都是细节,但是往往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决定了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另外就是记下教授对病人的意见,有多少种诊断或治疗的手段可以供病人选择,究竟是手术治疗还是定期随访。如果是随访,随访的间隔以及随访的检查。

理论学习

最重要的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在一个科就一定要读完该科相关的教科书上的所有章节,以及相应的影像学和诊断学的相关部分,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看看这些文字是如何被应用在病房、门诊或者手术室中的,多问几个为什么。

总而言之,见习和实习都是我医学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对于将来会成为临床医生的我而言,有许多科,注定了一辈子只能转一次。以后的行医生涯的几十年内,对这些科的了解,将会永远停留在医学生时候的水平。所以,我要珍惜见习的每一天,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努力。

如果喜欢本篇文章,记得分享到朋友圈哦!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颠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xxgnk/2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