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管理
第一、二、三节自己看书,一般考选择题。
1.常用手术体位
仰卧位:最常见。适用于腹部、颌面部、颈部、骨盆和下肢手术等,乳腺手术术侧近床边,甲状腺手术垂头仰卧位;
侧卧位:适用于胸、腰部和肾手术,半侧卧位适用于胸腹联合手术;
俯卧位: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手术;
膀胱截石位:适用于会阴部、尿道和肛门部手术;
半坐卧位:适用于鼻咽部手术。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1.根据手术时限性分类
急症手术:外伤性肝脾破裂和肠破裂等;
限期手术:各种恶性肿瘤切除术;
择期手术:一般良性肿瘤切除术。
2.术前评估要点
(1)用药史:抗凝药(致术中出血)、镇静降压药(诱发低血压致休克)、利尿药(低钾致心脏骤停)、皮质激素(致消化道出血)、降血糖药;
(2)心血管系统:①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②血压;③皮肤色泽、温度及有无水肿;④体表血管有无异常;⑤有无增加手术危险性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或低血容量;
(3)呼吸系统:①胸廓形状;②呼吸频率、深度和形态(胸式/腹式呼吸);③呼吸运动是否对称;④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哮喘或发绀等;⑤有无上呼吸道感染;⑥有无增加手术危险性因素如肺炎、肺结核、支扩、哮喘和慢性梗阻性肺疾患、肺气肿或吸烟等。
3.术前准备:
(1)呼吸道准备戒烟:术前戒烟2周
抗感染:抗生素,超声雾化
深呼吸:胸部手术者,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
有效咳嗽: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前倾,先轻咳数次,再深吸气后用力咳嗽
(2)胃肠道准备一般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胃肠道手术:术前1—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置胃管或洗胃:适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
灌肠:一般手术:术前晚用0.5%—1%肥皂水灌肠一次。直肠、结肠手术:手术前2日晚用0.5%—1%肥皂水灌肠一次,术前晚及手术日晨行清洁灌肠。
(3)心血管系统准备血压在/mmHg以下者不必特殊准备;
原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者,术前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
血压过高者术前选用合适药物降压至一定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个月内不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只要没有心绞痛发作,在监护条件下可施行手术;
心力衰竭病人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4.术日晨的护理
(1)进入手术室前的准备:若发现病人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情况,应延迟手术日期;
(2)准备麻醉床;
(3)改善或纠正营养不良:血浆清蛋白值在30-35g/L的病人应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能量和蛋白质;若低于30g/L则可在短期内通过输入血浆或人体清蛋白制剂等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不能进食或经口摄入不足的营养不良病人,可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5.根据麻醉方式安置卧位
2全麻: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蛛网膜下腔麻醉:去枕平卧12小时
2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可不去枕
2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取床头抬高15o-30o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而不是头抬高!)
2颈、胸部手术后采用高半坐卧位
2腹部手术后采用低半坐卧位
2脊柱或臀部手术后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2四肢手术后抬高患肢
2休克病人应采用仰卧中凹卧位。
6.术后病情观察和记录
(1)观察生命体征:中小型手术者术日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监测6-8小时至生命体征平稳;大手术或可能出血者须严密观察,每15-30监测生命体征,至病情稳定后改为每1-2小时测1次;
(2)观察尿液色和量:必要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3)加强巡视和观察:若病人出现脉搏变快、弱,脉压变小,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每小时尿量小于50ml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7.术后不适及处理
(1)切口疼痛:遵医嘱给止痛药,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等;
(2)发热:外科手术热可不需特殊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3)恶心呕吐:平卧且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观察呕吐及呕吐物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止吐药;
(4)腹胀:早期下床活动,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或高渗溶液低压灌肠;
(5)呃逆:压迫眶上缘、抽吸胃内积气和积液、给予镇静、解痉药物治疗;
(6)尿潴留:无禁忌者可协助其自行排尿,无效时导尿。注意:第一次导尿量超过ml者,应留置导尿管1-2天。第一次放尿量不超过-0ml。
8.切口愈合分类、分级
Ⅰ类切口:无菌切口
vⅡ类切口:可能有污染
vⅢ类切口:污染切口
?甲级愈合: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
?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处理。
例题:甲状腺大部切除后切口愈合优良(I/甲)
胃大部切除后切口血肿(II/乙)
阑尾穿孔切除术后切口愈合优良(III/甲)
9.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肺不张:翻身、拍背及体位排痰、深呼吸、自行咳嗽排痰、超声雾化、抗生素治疗
(2)深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制动;忌经患肢静脉输液;严禁局部按摩,以防血栓脱落;给予尿激酶、右旋糖酐、肝素、华法林治疗
(3)切口裂开及内脏脱出:部分裂开用蝶形胶布固定切口,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完全裂开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及脱出的脏器,后手术治疗,禁忌立即回纳腹腔内容物
(4)伤口敷料渗血:打开敷料检查切口以明确出血情况和原因,按渗血程度进行处理:1)少量出血时,一般经更换切口敷料、加压包扎或全身使用止血剂即可止血;2)出血量大时,应加快输液,同时可输血或血浆,扩充血容量,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术前准备。
10.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外科感染护理
1.外科感染的特点:①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②多有显著的局部症状和体征;③感染常较局限,随着病理发展引起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并影响功能。
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
(2)全身症状:轻者可无全身症状;较重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腰背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乏力、纳差、出汗、心悸等一系列全身不适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3)特异性表现:如破伤风病人表现为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皮下捻发音等。
3.痈的切口处理
(1)全身治疗:使用足量抗生素,休息、加强营养等治疗
(2)局部处理:及时切开排脓,用“+、++”等切口,切口大而深,切除坏死组织
4.丹毒(1)特点:好发于面部,其次是四肢(下肢);蔓延很快,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局部化脓,且有接触性传染性。
(2)临床表现:起病急,一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皮肤表现为鲜红色片状红疹,略隆起,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局部烧灼样疼痛,红肿范围扩散较快,中央红色可转棕黄色,红肿区可有水泡,周围淋巴结肿大、触痛,感染加重可致全身脓毒症。若下肢反复发作可引起淋巴水肿,肢体肿胀,甚至发展为“象皮肿”。
5.管状淋巴管炎
(1)特点:常见于四肢,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以皮下浅筋膜为界可分浅深两种。
(2)临床表现:浅层急性淋巴管炎表现为表皮下一条或多条红线,触之硬且有压痛;深层则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局部有条形触痛区。
6.破伤风的临床症状
1)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日,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3)发作期:咬肌(牙关紧闭)→面肌(“苦笑”面容)→颈项肌(颈项强直)→背腹肌(角弓反张)→四肢肌(屈曲)→膈肌(呼吸困难)
创伤、烧伤护理
1.创伤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疼痛:活动时加剧,制动后减轻,受伤2-3天后逐渐缓解。严重创伤并发休克时病人不能主诉,内脏损伤定位不确切;
2)发热:中重度损伤不超过38.5℃,中枢性高热可达40℃;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32mmHg),白细胞计数>12×/L或小于4×/L或未成熟细胞>0.1%(即体温升高,心率、脉搏加快;舒张压升高、收缩压正常或升高,脉压差减小;呼吸可加快,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食欲不振、饱胀;失眠;焦虑不安、昏迷等)
(2)体征:生命体征不稳定;有创口和出血;压痛和肿胀;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
2.烧伤
(1)烧伤面积估计
中国九分法:(头、面、颈)3、3、3,(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躯干前、后、会阴)13、13、1,(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5、21、13、7注:成年女性双足及双臀各位6%;
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积约为1.25%
(2)临床表现
一度:又称红斑烧伤。无水疱,烧灼痒痛,皮肤红斑
浅二度:有水疱,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红,剧痛
深二度: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拔毛样痛,可见网状血管栓塞
三度:无水疱,皮革样创面,焦痂,痂下有树枝样栓塞的血管,无痛觉,复合后有瘢痕,影响功能
(3)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迅速脱离热源,抢救生命,预防休克,保护创面和保温,尽快转送;
2)维持有效呼吸:氧浓度40%,流量4-5L/min;补充液体、维持有效循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维持尿量在30-50ml/h;
3)加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抬高肢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适当约束肢体,定时翻身,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病室温湿度。
(4)补液计算
伤后第一个24h补液补液的量: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ml。补液的种类:胶体液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为0.5:1。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补液总量的一半应在上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在剩下的16小时完成。例如:某病人,体重60kg;浅Ⅱ度烧伤,面积为50%,伤后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为50×60×1.5+=6(ml),其中胶体液为50×60×0.5=1ml,电解质液为50×60×1=ml,水分为ml,补液总量的一半ml在伤后8h内输入。补液的顺序: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5)特殊烧伤部位的护理:见书本P
肿瘤病人的护理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良性
恶性
生长方式
生长速度
边界与包膜
质地与色泽
侵袭性
转移性
复发
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通常缓慢生长.边界清晰,常有包膜.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不转移.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多为侵袭性生长.生长较快,常无止境.边界不清,常无包膜.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一般有侵袭与蔓延现象.一般多有转移.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病因
3.病理生理:发生发展可分为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①癌前期:表现为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②原位癌:通常指癌变细胞限于上皮层、未突破基层的早期癌;③浸润癌:指原位癌突破基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坏周围组织正常结构。
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TNM分期:T是原发肿瘤,N是淋巴结,M是远处转移。
4.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浸润与转移症状
全身表现:早期不明显,或仅有消瘦、乏力、体重下降、低热、贫血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全身衰竭症状,呈恶病质。
5.分期
震惊否认期:怀疑诊断,辗转求医;
愤怒期:迁怒他人,无理取闹;
磋商期:讨价还价,寻医求方;
抑郁期:悲伤抑郁,自杀倾向;
接受期:接受现实,心境平和。
6.术后感染的预防: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并可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和切口愈合,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7.化疗病人的感染和预防:每周检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低于3.5×/L者应遵医嘱停药或减量;血小板低于80×/L、白细胞低于1.0×/L时,应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交叉感染;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用升血细胞类药;加强病室空气消毒,减少探视;预防医源性感染;对大剂量强化化疗者实施严密的保护性隔离或置于层流室。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北京白癜风的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