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来自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多学科团队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成功诊断了重庆市第一例野生型“淀粉人”,这也是该团队曾经诊断的重庆市首例遗传突变型“淀粉人”之后的又一例成功案例。
“淀粉人”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病,也叫作ATTR-CM。这种疾病是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四聚体解离成单体,错误折叠为淀粉样物质后沉积于心肌间质,导致心室肥厚,继而发生心力衰竭。
据该团队介绍,目前,全国诊断明确的遗传突变型“淀粉人”仅有约例,而野生型“淀粉人”更加罕见,不足50例。
这名被成功诊断的野生型“淀粉人”患者是93岁的张大爷。他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并在近年来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为明确病因,张大爷到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过检查,团队诊断他为野生型“淀粉人”,并为其开出了专门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
该团队的主任罗素新教授指出,遗传突变型“淀粉人”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多为50-60岁左右;而野生型“淀粉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见于75岁以上的男性。
罗素新教授还表示,对于罕见病,需要尽早筛查、诊断和治疗。他提醒人们注意四个警示征象,包括年龄超过65岁,有心力衰竭的射血分数保留(即心超提示心脏射血分数正常)、左心室壁厚度大于13毫米、心电图没有高电压的表现等症状,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ATTR-CM。
目前,该团队已经诊断出了5个家庭共计12例“淀粉人”患者,位居国内医疗机构前列。他们的工作是在罕见病领域中做出了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重医附一院心肌淀粉样变多学科团队的成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并且在淀粉样变等罕见病的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创新、突破。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来一定可以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罕见病#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