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1-.3.25八周
住宿:医院步行五分钟的大房子里。实在要感谢心内科华人医师范大立老师的各方面照顾。
饮食:医院内部有两家餐厅,步行十五分钟可以吃到泰国菜、中餐以及快餐等。每周可以去超市采购原料,自行烹饪。
周边:UCDavisMedicalCenter坐落于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用lonelyplanet的话说,这是一座毫无新意的城市,除了它的街道名字是按字母和数字排序的。但是当你做足攻略以后,你会发现它的四通八达令人感动。距离旧金山两小时车程(megabus3-8美元直达),距离napavalley两小时车程(那里有举世闻名的葡萄酒庄),距离Tahoelake一个半小时车程(那里是滑雪圣地),距离Davis主校区二十分钟车程(那里有世界一流的畜牧业和兽医专业)。
轮转:我们来到UCD更确切的说是见习observership,而非实习clerkship。由于没有医疗事故保险,我们并没有直接接触病人的权利,而是在resident和fellow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临床学习。有幸的是,我们具备电子病历系统EMR的只读权限,可以在EMR中了解到关于病人的几乎一切医疗信息。但是如果去了外科,原则上只可以穿着刷手服在手术室里观摩,不能scrubin。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可以去的科室:
内科:心内科,肾内科
外科:心胸外科
其他:妇产科(最多两周),皮肤科(最多两周),急诊科,耳鼻喉科。
理论上可能性为零的科室:Generalinternalmedicine(大内科),儿科,眼科,神经内科。
了解科室的可选择性非常重要,对于有志于去UCD交流的同学,可以尽早规划好实习科室的顺序,有利于学分转换。
内科病房的一天是这样的:
Residentfellow上班时间:6:00-18:00
6:00-8:00intern(第一年住院医)与夜班住院医交班,从EMR上熟悉自己床位病人的情况,去见每个病人完成自查房,并将基本情况向PGY-2(第二年住院医,不直接管床,但指导intern的工作)汇报。
8:00-12:00查房:首先在会议室进行,住院医向主治汇报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并有投影仪同步显示病人的各类检查结果。住院医以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的形式汇报病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assessmentplan。主治就住院医对病人的assessmentplan进行评估并指正。所有汇报结束以后去病房进行床旁查房,与病人说明进一步的诊疗方案并解答病人的疑惑。
12:00-13:00grandround:各类讲座和教学,通常都有简单的自助午餐提供。
13:00-17:00住院医写病史、开医嘱、叫会诊等日常工作。如果是oncallday,就去急诊收病人。
17:00-18:00fellow回病房解答住院医的各类问题,指导他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发展调整接下来的诊疗方案。
内科consult是这样的:
就内科而言,美国系统和中国还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在于consult。
在这边只有generalinternalmedicine,CCU和MICU是有病房的,其他的诸如内分泌,风湿,肾内,消化等亚专业都是以consult的形式存在。一个病人往往有一个primaryservice和多个consultservice共同合作诊治,日日跟进。而且这里的会诊不是一名医生,而是一个团队。上由attending负责,fellow挑大梁,下有住院医和医学生。
会诊团队的一天也是从查房开始。在attending查房之前首先是pre-round.在这段时间里fellow会把list上的所有病人都看一遍,同时医学生和住院医也分别访视自己负责的病人,提出assessmentandplan向fellow汇报。Fellow提出反馈意见,并解答疑问。Pre-round结束之后就是attending开始查房,此时fellow和住院医,医学生分别以SOAP的形式汇报自己负责的老病人和昨日新的会诊病人,给出诊疗方案,主治予以评判和决策。所以其实一个上午,同一个病人被看了好几遍,从医学生/住院医到fellow再到attending。这样一来,效率确实不咋的高,但是下级医生独立访视病人,独立提出诊疗方案和上级医生讨论,而不是单纯的去执行上级医生的查房意见,对于医学生和住院医的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查完房往往上午就过去了,随后马不停蹄的就是处理今天接到的新会诊。每天由fellow拿会诊的拷机,接到会诊后有选择性的分派给下级的住院医或医学生。住院医或医学生第一个去看病人,以SOAP的形式向fellow汇报,并写consultnote。随后fellow再去看一次病人以审核把关。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作为observer我们因为权限的问题,原则上不能像UCDavis的医学生那样单独去看病人,往往更多的是跟着fellow和resident。
在接新会诊的间歇就是写progressnote之类的文书工作,此外,下午对于医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时间,attending和fellow会组织小讲课,如果比较积极的话,医学生也有机会做presentation,被鞭策回去查文献看文献。在这里能感觉到上级医生对于下级医生教育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作为下级医生也能边做边学,虽然非常辛苦但日日有所收获。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让人非常羡慕。
作为医学生,我们可以做的包括:
早上提前去看自己follow的病人,并向intern汇报情况;查房的时候汇报新病人的病史;查房的时候做小讲课(五分钟,做ppt,给整个team讲一些有利于临床决策的知识);下午帮着住院医打会诊电话;如果是oncallday,可以跟着住院医一起去急诊收新病人、写入院录。
在美国,医学生在临床的第一义务就是学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住院医和fellow请教。医学生不需要也没有义务干杂活,不用分化验单(没有纸质化验单),不用送病人做检查(有专门人员),不用测血压测血糖(由护士完成)。总之,医学生在临床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学习知识。
提前可以准备的东西:
1、了解美国医疗体系和医疗小组的组成(比如attending,fellow,resident,physicianassistant的职责)
2、医学英语和英语口语。我们这一批去的四位同学有三位已经考完USMLEstep1。但是即使是考完step1,有时也会觉得英语捉急。因为住院医早上汇报病史的语速惊人,一开始也只能听懂70%,所以最好是提前一天晚上在电子病历系统上了解好病人的基本情况。另外,是否能和团队上级医生融洽相处,自如提问交流,以及在上级的带领下去看病人问病史,能做的多好,学到多少,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水平。
两个月轮转后的收获:
1、体验到真实的美国医疗系统以及标准化的住院医师规培体系,认识了许多优秀的美国住院医,他们刻苦,勤奋,求知欲强,深刻激励我们前行。
2、厨艺有了质的飞跃,掌握了各种生存技能,比如通下水道、修自行车等。
3、对同居两个月的小伙伴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困难,收获了友谊。
JennySylvia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