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移”路有你血液移植系列论坛进行了美国血液学会(ASH)中国好声音专场,特别邀医院刘开彦教授担任主席,福建医院杨婷教授、陆道培医疗集团张建平教授、医院金华教授共同参与线上直播和讨论。通过介绍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桥接二次移植治疗复发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与混合系白血病(MLL)-重排实体瘤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旨在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最新、最实用的数据报告,优化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
刘开彦教授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血液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临床血液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编委等
刘开彦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移植的病例数不断增加,而且移植的难度和强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和年龄高的人群也在做移植,难治复发的病人也在用强度更高的治疗方案。期待在ASH中国好声音专场,通过各位专家的分享和交流,能为大家带来更多有益的收获,使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HBV感染
杨婷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医院血液科
福建医院教学办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副总干事兼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移植感染学术委员会副主委
福建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秘书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DAAD奖学金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师从世界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奠基人—Hans-JochemKolb教授。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重点基金课题等。
杨教授介绍了有关HSCT术后HBV再激活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并展示了其团队的研究数据。
首先,杨教授谈到了HSCT后HBV再激活对预后的影响。日本的研究结果显示核苷类似物(NUCs)药物可成功治疗移植后HBV再激活,韩国的研究结果显示供者免疫状态对受者有保护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乙肝再激活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移植后HBV激活是独立事件。
其次,杨教授通过其研究团队的数据结果,介绍了非HBV感染人群HSCT后HBV特异性免疫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HBV阴性患者通过异体干细胞输注获得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Ab),伴随移植后的免疫重建anti-HbsAb抗体滴度逐渐下降至消失。对于HBV阴性患者接受HbsAg阴性供者干细胞输注早期无需进行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移植后期的预防乙肝病毒时机和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最后,杨教授阐述了HSCT后HBV再激活(HBVr)的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提示了预防HBVr的意义。
CAR-T后桥接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B-ALL
张建平教授
医院
医院移植科主任医师
医院学会感染性疾病循证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1项
年加入陆道培团队,擅长各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同移植占总移植量的2/3,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感染性疾病、GVHD、TMA等并发症。
年开始研究CAR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近两年取得突破进展;年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异基因CART治疗复发B-ALL,并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采用不同的主动干预手段治疗以减少复发;在合并重症感染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造血干细胞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年开始进行血液病患者临床营养研究明显改善放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首次移植后复发行CAR-T桥接二次移植的相关研究,并通过研究结果指出CAR-T治疗后的结果较安全,二次移植大部分无复发。同时观察了不同细胞来源CAR-T对OS及DFS的影响。其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
最后,张教授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认为首次移植后复发ALL可以通过CAR-T治疗再次获得微小残留疾病(MRD)缓解。移植后复发B-ALL通过CAR-T治疗MRD转阴后行第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行。移植后复发B-ALL通过CAR-T联合第二次Allo-HSCT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Allo-HSCT与MLL-重排实体瘤治疗相关AML的预后
金华教授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年至年赴美国洛杉矶“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交流访问学者。荣获青年珠江学者,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目前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副组长。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和相关基础研究,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的研究。以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并以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Blood、JournalofAutoimmunity等发表相关领域SCI收录论著7余篇。
金教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介绍,分析了其研究结果。并指出实体瘤t-AML的MLL重排率高达30.5%,5、7号染色体的MLL重排率高达33.4%。MLL-t-AML,非MLL-t-AML和MLL-deno-AML患者化疗的CR率无差异,但MLL-t-AML生存率和复发率较低。接受allo-HSCT的MLL-t-AML、非MLL-t-AML和MLL-den-novo-AML患者的复发率、LFS和OS无显著性差异。Allo-HSCT可克服MLL-t-AML预后差的问题。
几位专家内容分享后,线上同道就专家讲课内容进行了提问。
刘教授认为移植成功的患者,为预防爆发肝炎,可使用抗病毒药。通过药物阻断肝炎病毒的发生,防止病毒再激活。但需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