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入院肾脏病人必须测定肌酐.清除率
2.肾炎病人入院后要记尿量,一周后或肾穿第三天如无特殊变化停止记录,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入院后要记出入量
3.浮肿病人每周测一次体重,腹水病人定期测腹围(3~5天为一次),病记入体温单上
4.高血压病人每天测血压至少1次(包括吃降压药血压正常的病人)
5.新病人入院第一周要连续检查尿常规3次
6.肾功能不全病人每周复查血尿常规,肾功能一次,每两周复查血钙、血磷、肌酐一次,病情变化随时复查
7.肾炎病人每周至少复查尿常规一次,尿沉渣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
8.HB6.0g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应输入鲜血伙板球一次
9.新入院的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应有当日的电解质、肾功、血气结果
肾组住院病人常规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OB。
尿常规×3、尿沉渣×3、24小时尿蛋白×3、SPS—PAGE电泳、血尿β2-MG、肝肾脂电全+Ca+P+UA、补体、IG、蛋白电泳、ESR、PT+A、乙肝五项、HCV、血型、RH因、心电图、胸片、UCG、BUS、(esp双肾、输尿管、膀胱)。
免疫指标:ANA+dsDNA、ENA、DNP、ANCA、RF、ASO、抗肾抗体。
贫血:铁蛋白、血清铁三项、叶酸、B12、网织红细胞。
骨髓病:尿B-J蛋白、血尿免疫电泳、头颅、骨盆X像。
小管病或尿毒症:血气。
肾病综合症除外肿瘤:CA系列、CA、骨γ像,痰、胸腹水找瘤细胞。
排除血栓:V/Q、血管DOPPLAR超声、血管造影。
测定CcrorGFR、尿K、Na、Cl、Cr、BUN+次日Cr、BUNro肾核素扫描+GFR
肾脏病病史和检查的注意事项一、肾小球疾病
1病史:注意询问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史。(如皮疹、关节痛、雷诺氏现象、发热、口腔溃疡、光过敏、高血压等。肾脏病家族史、止痛药史)无论有否均要记入住院志中。
2有关检查:所有病人均要检查ANA、Anti-DNA、Anti-ENA、Ig、补体、空腹血糖、血尿酸、HbsAg。
二、肾小管疾病
1病史:长期服用特殊药物史,(如过期四环素、止痛药、二性B、锂制剂、醋唑磺胺、VD、重金属接触史:铅、铬铜、汞、甲苯。棉酚药及食用粗制棉籽油病史。
2有关检查:CH2O、PP、TRP、尿AA、尿糖、FEHCO3、U-BPCO2、氯化铵负荷试验。
三、肾活检患者术前准备
(医生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血常规PT+A血型RH因子血肌酐BUNHBsAg抗HIV双肾B超
(二)、肾穿医嘱:
1.肾穿刺术(成组医嘱);
2.小抢救;
3.俯卧位6小时;
4.平卧位18小时;
5.肾穿部位腹带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
6.利多卡因10ml局麻用;
7.普鲁卡因10ml备用;
8.NS30ml备用
(三)、化验单(肾穿前开好):
1.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普通化验单);
2.病理单;
3.配血单;
4.术后次日晨尿常规;
5.活检后3日双肾B超复查申请单;
(四)、附注:
1.术前完成家属及本人肾穿、输血谈话签字;
2.术前准备光镜、电镜、荧光小瓶各一个。液体到肾组实验室取,以胶布标明;
3.手术中带肾穿刺B超申请单、病历。
肾动脉造影一、术前检查
SGPT、肾功能、心电图、HbsAg、出凝血时间、三大常规。
二、术前准备
1.家属签字。2.会阴部备皮。3.碘过敏试验。4.禁食4小时。5.术前30分钟口服50mg苯海拉明,5mg安定。
三、所带物品
1.滴器、花篮、碘酒、酒精。
2.10%GS毫升、N.S毫升。
3.肝素1支、2%普鲁卡因4支。
4.3号绷带×3,消毒手套×3。
5.76%泛影葡胺。
6.病历及X光片。
四、术后注意
1.血压、脉搏、呼吸。
2.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
3.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扩大。
4.24小时后解除加压包扎。
血液透析常规一、常规:
1透析时限:首次透析2小时;
维持透析:2~3次/周,4~5小时/次
2血流量:开始:~毫升/分;
维持:~毫升/分
3肝素化:
⑴常规剂量:首剂50U/(干体重)
维持~U/
透析结束前30分钟停止肝素泵入(插管透析患者除外)
监测:维持WBAT:15~20分(正常4~8分)
维持WBACT:~秒(正常90~秒)
维持WBAPCT:~秒(正常50~80秒)
⑵小剂量:仅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首剂~U若凝血时间20min者可不用首剂维持~U/hr
⑶无肝素:用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及刚刚结束手术的患者
用0~0U/L的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及透析器
每15分钟用~mlNS冲洗透析器
4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原则:
⑴降低血流量或跨膜压
⑵让患者平卧
⑶用mlNS快速输入体内或静推50%葡萄糖1支~2支
⑷DM患者警惕低血糖问题
⑸若血压仍无反应,停止透析
⑹寻找有无其他引起低血压的原因
二、透析充分性:
1计算KT/V:
Kt/V=-in(R-0.T-UF/W)(Daugirdas公式)
R=透后BUN/透前BUN
UF=超滤量,kg
W=透后体重,kg
T=透析时间
每周Kt/V=Kt/V×每周透析次数
2透析充分:
⑴Kt/V:≥3.0/周或1.5/次(2次/周)或1.0/次(3次/周)
⑵Ureareductionratio(URR,透后BUN/透前BUN)70%
⑶肌酐清除率(Ccr)>50升/周/1.73m2
⑷营养情况良好:Alb>35g/L
干体重稳定
与Kt/V/相应的nPCR
⑸临床评估
3如何达到透析充分:
根据调整透析处方:
⑴无尿毒症症状患者Kt/V<2.2/周时
⑵有症状的患者Kt/V<3.0/周时
透析处方调整
⑴使用大面积透析器或高校透析器
⑵增加透析时间或透析次数
⑶在可能情况下透析血流量
⑷处理流量不佳的内瘘
⑸防止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改变透析处方后6~12周重新测定Kt/V/
三、营养状况评估:
1计算PCR:
PCR=×G/V×2.8+0.17+透析间总尿量中的BUN/Ti×2.8
G/V=(C3-C2)/Ti
C3=透前BUNmmol/L
C3=上一次透后BUNmmol/L
Ti=两次透析间的时间min
=×2.8(C3-C2)/Ti+0.17+透析间总尿量中的BUN×2.8/Ti
(原始Depner公式:1mmol/LBUN=2.8mg/dlBUN)
nPCR(g/kg/day)=PCR/标准体重
当Kt/V≈3.0/周时,nPCR≈1.0g/kg/day
2调整治疗:
当PCR过高时,应限制蛋白摄入或增加透析
当PVR过低时,应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
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
PCR(蛋白分解率)=9.35G+0.2Vt
G(尿素净生成率)=(CO2-Ct)*Vt/θ+Vu*Cu/θ
Vt:干体重*0.58
VU:透析期间总尿量(ml)
CO2:第二次透析前BUN(mg/dl)
Ct:第一次透析前BUN(mg/dl)
θ:透析期间时数(min)
Cu:透析期间全部尿中平均BUN浓度(mg/d)
标准化PCR(NPCR)=PCR/Vt/0.58
评价:NPCR1.1g/(kg.dag) 营养良好
NPCR0.8 营养不良
KT/V(尿素清除指数)=ln(R-0.03-0.75*UF/W)
R(%)=透后BUN/透前BUN
UF=超滤量
W=透后体重
KT/V=1.0~1.2 透析充分
来源:医院
备注:未完待续,更多精彩内容见下期推送。
——End——
看完心动吗?您的支持,我们的动力~
请长按下面图片,选择识别图中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