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8-4-5 17:40:32 点击数: 次
本文指导专家刘小利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兼任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睡眠障碍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老年精神疾病协会会员,世界卒中组织会员。在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眩晕、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经常有人发现,自己在掏耳朵时,掏着掏着就会不自觉地喉咙痒痒、咳嗽起来。真是怪事啊,明明掏的是耳朵,怎么喉咙会感到不舒服而咳嗽呢?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小利副主任医师解释,这个现象,倒不是因为七窍相连,医学上管它叫“耳-咳嗽反射”,它并不是病。咳嗽是怎么来的?咳嗽这个动作,是一个反射弧反应。中学生物都学过,脊椎动物的很多简单动作都是反射弧支配的。而所谓反射弧就是:收到刺激信号、传入中枢、输出动作信号。而咳嗽的反射弧就是这样的:咽喉部及呼吸道受到某种刺激(比如有口痰挂着感觉痒痒),产生“感觉信号”,通过迷走神经一直传到延髓。延髓收到后,重新发出“运动信号”,沿着相同的迷走神经一直往下走到咽喉部的肌肉,进而产生了咳嗽的动作。喉咙怎么会扯到耳朵上?刘小利称,谜一般的“迷走神经”让喉咙牵扯到了耳朵上,因为咳嗽反射的神经都包裹在了迷走神经里面。迷走神经是一大束脑神经,从大脑底部的延髓发出,一直沿着颈部向下穿行,其中会有一些分支出去进行各种谜一般的千奇百怪的任务,可能会涉及到主管咽喉部的肌肉、心脏、呼吸道和胃肠道的功能等,其中也包括主管耳朵上的一个重要区域:外耳道。外耳道,就是掏耳朵时主要触碰到的区域。外耳道皮肤的触觉,和咽喉部、呼吸道表面粘膜的感觉一样,都是经由迷走神经传到延髓的,不过二者支配的神经类型是不一样的。这两类神经都并排在迷走神经内一直走到延髓,不过都各走各专门车道,互不干涉。所以,大部分人咳嗽归咳嗽,耳朵痒归耳朵痒,彼此间没有影响。虽然每个人的神经都差不多,但神经反射却是功能性的,这差异可能就有点大了。于是就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神经在传递信号时,在迷走神经内或者是延髓中,出现了“串线”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迷走神经里,负责喉咙刺激的神经和负责外耳道刺激的神经,在信号传递时串到了一起。这时,一旦外耳道的皮肤受到刺激,比如掏耳朵时被触碰到,那么喉咙表面的黏膜也就感受到同样的刺激,就会觉得喉咙痒痒的。于是乎,一些人掏着掏着耳朵,就开始咳嗽。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1.72%~4.2%的人具有“耳-咳嗽反射”。这其中,有1/3的人只有一侧出现该反射,而2/3的人双侧都出现该反射。不仅有“耳-咳嗽反射”还有“光-喷嚏反射”关于“耳-咳嗽反射”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咳嗽不止,然而什么检查都做了却没发现任何问题,最后经验丰富的医生发现这个人耳朵里有很大一颗陈年耳屎,因为耳屎一直在刺激外耳道,持续引发了“耳-咳嗽反射”。医生想办法解决了耳屎以后,这个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持续咳嗽的情况。刘小利表示,神经信号串线不仅引发“耳-咳嗽反射”,还会引起“光-喷嚏反射”。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自己在面对太阳的时候就忍不住打喷嚏。后来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发现这个情况,不过他的观察更仔细:面对太阳,只要闭着眼睛就不会打喷嚏了。据统计,有“光-喷嚏反射”的人要多得多。大约18%~35%的人都有这一反射,这个反射与眼睛接受的光强度有关系,因此一般只有对着太阳或者强灯光才会被诱发。有研究认为这个反射是后天的,因为有这个反射的人往往也伴有鼻中隔偏曲。也有研究发现这个反射是由某个特定基因决定的。但总之无论是“耳-咳嗽反射”,还是“光-喷嚏反射”,都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病。想要彻底解决一掏耳朵就咳嗽的尴尬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掏。编辑:俊审核:婷
来源:健客网
医院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2018冬季治疗白癜风白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