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有自己,有自我,如果人生是一台戏的话,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角色都有人演了,唯独你自己没有人演,所以只有做你自己,才会活出精彩的人生。周一的清晨,和自己说一声“早安”!今天我和大家讨论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的事情。
呼吸内科疾病的常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嗜睡、昏睡、深昏迷、浅昏迷)。
(2)观察痰液的颜色(铁锈色、粉红色、果酱色等)、性质(泡沫痰、黏液痰、脓痰)、量(以毫升计算)、气味(恶臭)。
(3)观察咯血的量、性质。
(4)观察呼吸困难的类型(吸气型、呼气型、混合型),以及胸痛的部位、性质(隐痛、钝痛、锐痛)和持续时间。
(5)观察缺氧程度,有无胸闷、发绀情况。
(二)落实治疗(1)遵医嘱落实各项常规(血、尿、粪)检查。
(2)遵医嘱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及落实特殊检查(行纤支镜检查前暂禁食水)。
(3)遵医嘱严格控制特殊药物(如茶碱类、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的服药速度及间隔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4)遵医嘱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及浓度。
(三)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
(1)呼吸困难取坐位或半坐位,及时给予合理氧疗(2~4L/min)。
(2)咳嗽、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及时使用雾化治疗来稀释痰液。
(3)胸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因素。
(4)咯血小量咯血者要适当休息,大量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休息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5)发热的护理①对高热及使用退热措施者监测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情况,防止虚脱。②多饮水,每日可达mL。③注意休息。
(6)鼻塞给予鼻通或1%麻黄碱滴鼻。
(7)咽痛、声嘶鼓励患者多饮热开水,缓解症状。
2.特殊治疗护理
(1)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①备好清洁功能完好的呼吸机、供氧设备、管道、湿化装置,向意识清醒的患者解释使用呼吸机的意义,使其知晓并配合机械通气的治疗。
②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胸部体征(两侧胸廓的运动和呼吸音),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同时监测动脉血气情况。
③人工气道的固定:用胶布(或寸带)固定好导管,必要时更换固定的胶布(或寸带),并在导管上注明插管的时间和责任人,每班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插管的深度或外露部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防止移位、脱出、阻塞。
④人工气道的湿化:湿化罐装无菌蒸馏水的温度为32~35℃,直接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每次不超过3~5mL,每20~60min1次。
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浓度氧气或纯氧吸入,时间为3~5min。
⑥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水,防止因误吸引起呛咳和肺部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做好口腔护理及呼吸机的消毒工作。
⑦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防止肺不张,给予营养支持。
(2)肺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渗血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添加:沙袋压迫6-8小时,患侧肢体制动24小时。
3.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观察受压皮肤的完整性。
5.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管道(氧气管、胃管、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堵塞及脱落。
6.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预防坠积性肺炎(采取翻身、叩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措施)、压疮(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泌尿系感染(多饮水)和便秘(多吃粗纤维素,顺时针按摩腹部)。
7.饮食护理鼻饲患者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每日4~6次,每次量约~mL。
(四)康复指导(1)饮食指导行纤支镜术后的患者,暂禁食水2h,避免过热过凉的食物;高热患者给予高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等)、高维生素(如蔬菜、水果)、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戒烟酒。
(2)活动指导根据自身体力情况安排适当的活动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3)准时按量服药,不适随诊。
2肺炎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胸痛情况(有无锐痛、钝痛)。
(2)观察痰液的颜色(白黏痰、黄脓痰)、性质、量、气味(有无恶臭)。
(3)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的征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意识恍惚、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
(二)落实治疗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
(1)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出汗时,及时更衣,避免受凉。做好口腔护理,增强食欲。
(2)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吸氧。
(3)胸痛者取患侧卧位。
2.并发症的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时:①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②迅速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③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扩容、纠酸及血管活性药物,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并防止肺水肿。④监测血压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的浓度和输液速度。⑤准确记录出入量。
(四)康复指导(1)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每日摄水量可达~0mL。
(2)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生活有规律。
(3)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喉痛等症状。
(2)发热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出汗情况。
(二)落实治疗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发热者鼓励多饮水,注意休息,防止虚脱。
(2)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保持病室空气清洁,定时通风。
(四)康复指导1.饮食指导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
2.活动指导适当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4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程度。
(2)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状况。
(二)落实治疗使用茶碱类药物时严格控制给药的速度及间隔时间。
(三)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
(1)对慢性咳嗽、咳痰者应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的药物并协助其排痰。
(2)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者要绝对卧床,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流量1~2L/min,每日15h以上。
2.用药护理对服用氨茶碱者观察其有无恶心、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3.心理护理做好疏导工作,防止患者产生焦虑心理。
(四)康复指导(1)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等)、高热量、高维生素(如蔬菜、水果)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及辛辣冷硬食物,预防便秘。
(2)坚持呼吸运动训练①腹式呼吸:患者平卧,腹部肌肉放松,吸气时腹部膨起,呼气时腹部内陷。②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撅起嘴唇做吹口哨状,吸呼比为1∶2或1∶3,每次10~20min,每日2次。
(3)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配备家庭氧疗设施,长期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
(4)遵医嘱合理用药,不适随诊。
5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哮喘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鼻、眼部发痒,以及打喷嚏、流涕、咳嗽等黏膜过敏症状),胸部有无压迫窒息感及烦躁不安、呼吸不畅等症状。
(2)观察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及气喘程度,有无发绀(口唇、甲周)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等。
(3)监测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二)落实治疗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
(1)哮喘的患者病室应通风、安静,温度、湿度适中,禁放花草,禁用毛毯。
(2)哮喘发作时患者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吸氧(流量为4~6L/min、氧浓度为40%)
(3)痰液黏稠、出汗多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入水量应保持在~0mL。
(4)痰多者给予祛痰药,雾化吸入,多采取翻身、叩背、有效咳嗽等措施。
(5)对于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者,以面罩给氧,如有发绀仍无改善者,对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速度控制在20~30滴/min,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副作用。
(2)用激素气雾剂后应漱口,防止真菌感染。
3.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避免不良情绪,增强治病信心。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后及时更衣,观察受压皮肤的完整性。
(四)康复指导(1)饮食指导戒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冷、油煎食物及冰冷饮料、避免食用过甜、过咸、过辣的食物及易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等)。
(2)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不养宠物、花草。
(3)向患者讲解哮喘预防知识,坚持记录哮喘日记。
(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首先上下摇晃气雾剂,然后将喷口放入口内,双唇含住喷口,缓慢吸气,在深吸气的过程中按压气雾剂,吸入后屏气10s,然后再缓慢呼气。
6支气管扩张的护理一、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1)观察咳嗽、咳痰的性质及痰液的颜色、量。
(2)观察咯血程度。根据咯血量分小量咯血(<mL/24h)、中等量咯血((~)mL/24h)、大量咯血(>mL/24h或>mL/次)。观察有无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3)观察呼吸次数、深度、节律、脉搏、心率、血压及面色、神志变化等。
(4)观察有无窒息,其表现为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气促、喉头痰鸣音、大汗淋漓、唇指发绀等。
(二)落实治疗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大咯血时暂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少量温热流质饮食。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静滴,10~20滴/min。观察有无恶心、便意、腹痛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2)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禁用吗啡及可待因,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慎用镇咳药。
3.大咯血护理
①及时报告医生,建立2条静脉通道,备血。
②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③按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④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观察有无咯血不畅及失血性休克。保护患者并给予安慰,消除精神紧张。
4.咯血窒息的急救护理
①立即通知医生,患者取头低足高位,上半身倾斜45°,捶击患者背部,以利于血块咯出。
②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L。
③尼可刹米和洛贝林交替静脉点滴。
④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⑤若咯血量过多,应配血备用,必要时输血。
(四)康复指导(1)保持呼吸通畅,注意引流排痰。
(2)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经常做身体倒立体位,利于痰液排出。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