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今年是医疗AI科技企业楚精灵参加进博会的第三年,作为湖北省本土企业代表,它向全球展示国际领先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
(楚精灵亮相第五届进博会)
随着饮食结构持续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仍不断攀升,疾病负担沉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曾表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年新发病例45.6万例、死亡病例39.0万例,约占全球的44.1%和49.9%,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2、第3位。”
尽早发现和处理消化道肿瘤的癌前病变与状态,有助于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预防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然而,早期癌病变微小,不易被发现。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足2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5%)。究其原因,资深内镜医师短缺,长期“疲劳驾驶”,年轻医师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系统培训;内镜检查缺乏实时质控,如检查部位不完整、肠镜退镜时间过快等不规范操作,都容易造成漏诊。
为了打破内镜诊疗困局,5年前,武汉楚精灵自主研发了内镜精灵。这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辅助诊疗系统,可对消化内镜下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测,规范医师的内镜操作,并实时辅助医师提示可疑病灶,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助力消化道系统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内镜精灵也被称为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楚精灵自主研发的“内镜精灵”)
截止到年10月不完全统计,内镜精灵总计协助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例,进展期胃癌按照胃癌根治术+Xelox化疗方案+靶向药物+其它诊疗及杂项费用进行预估,发现一例早癌为国家节约医疗开支至少30万元,楚精灵已为患者和国家节省了近41亿元医疗开支。
在今年的欧洲最盛大的消化内镜大会——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消化内镜大会上,内镜精灵的研发人于红刚作为国内两名消化内镜受邀专家之一,在内镜精灵的帮助下,精准完成了一场直肠侧壁发育型息肉黏膜下剥离术,向全球展示精湛的中国内镜技术。
此外,楚精灵曾多次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欧洲消化疾病周、美国消化疾病周、杜塞尔多夫国际内镜会议、EndoscopyonAir等国际学术会议及行业展会。
据了解,内镜精灵上市至今,已有超过家合作医疗机构,占据行业市场份额80%以上,其创新成果主要研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已发表相关SCI文献共28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UT》、《GIE》、《柳叶刀胃肠疾病学》等行业学术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高达.分,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楚精灵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品覆盖全消化道包括消化道辅助监测系统、超声内镜辅助监测系统、消化内镜质控管理平台、消化内镜远程诊断平台,覆盖胃镜模块、肠镜模块、胆胰模块、管理模块、远程模块等,已获得5张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4张CE认证,年2月通过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面,楚精灵已申请69项发明专利,其中36项专利已获授权;10项外观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近期,楚精灵还获得了年湖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单位等多项荣誉。
今年7月,楚精灵发布了最新一代内镜精灵,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最新版本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度为95.3%,胃早癌识别准确率90.2%,未来经算力不断训练还有提升空间。换句话讲,这“第三只眼”也在变得越来越灵敏。
楚精灵相关负责人告诉九派新闻记者,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楚精灵也想借此机会展现来自中国湖北武汉的AI力量,未来,楚精灵将持续致力于将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推向全球,让全人类不再被消化道肿瘤所困扰。
九派财经记者李益文陈静仪上海报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