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总免不了吃喝拉撒,别看排便排在最后,但如果每次排便都成为任务甚至负担,吃喝肯定不会香甜,而且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那么便秘都有哪些危害呢?究竟什么情况才算是便秘呢?
便秘不是小事儿
有人可能觉得,便秘是件“小事儿”,但事实是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雷雷介绍,长期便秘可导致面色暗沉、口臭、肛肠疾病等,还可加重心脑血管风险,甚至引发癌变。
雷雷提醒,务必要重视便秘,及时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医院就诊,不可随意在家吃一些利便的药物,因为在家自行吃药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长期不规范的用药会导致结肠器质性病变。
万成年人受便秘困扰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显示:当前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0%~10.0%,60岁以上高达22%,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达1:4.5。这也意味着,我国大约有万成年人遭受便秘困扰,而且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便秘患病率也不断增加。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立为“中国便秘日”。
什么情况才算是便秘?
排便少、排便不规律、排便困难等问题成为了困扰广大便秘患者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并不是偶尔一两次排便困难就算是便秘。
雷雷介绍,判断是否便秘不仅取决于排便时间,还取决于是否排便困难。对于医生而言,便秘是有诊断标准的:
1.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
2.粪便干燥;
3.排便费时费力,排除不尽或者需要用手法来辅助排便;
4.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
雷雷说,符合以上4项标准,就是便秘,医院就诊。
(作者:吴玉玺责任编辑:杨华)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