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7-5-29 16:26:57 点击数: 次
于本芬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的护士长,从一名年轻的护士到科室护士长,从一个普通的职工到光荣的共产党员,她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25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忙碌在患者身边,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这更是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
神经内科向来以危重病人多、护理任务繁重而出名,病人污秽满身、臭气逼人是常有的事。去年夏天,从社会救助站送来了一名病情危重的老人,当时老人已经陷入昏迷状态,脸上和衣服上都是呕吐物,大小便失禁。于本芬和护士们没有丝毫的犹豫,擦净老人脸上的脏物,清除口腔分泌物。从吸氧,输液,吸痰到留置导尿,动作轻柔,技术娴熟。待病人病情稳定,她为老人擦身,清理大便。得知老人不能经口进食,又无人看护,于本芬自己掏钱买来豆浆机,找来护工陪护老人。医院的饭菜营养不够,于本芬就每天从家里做好饭带过来。于本芬的举动感染着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也感动着病人和家属。正因为她做的比说的多,做的比说的好,所以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赞誉,医院领导及科室成员的充分肯定。为了患者康复 不断学习
于本芬深知要做好一名护士,工作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打针,输液,发药,执行医嘱上,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神经内科大多数患者会留下肢体功能障碍,为有效地帮助患者锻炼肢体功能,业余时间,于本芬翻阅了大量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康复训练技巧。一年冬天,一位30多岁的脑梗患者,左侧肢体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定,拒绝治疗。于本芬和患者耐心沟通,讲解健康知识,持续心理辅导,病人慢慢地平静下来,接受了治疗。后期,于本芬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不厌其烦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着要领和方法。从肌力关节活动度到皮肤感觉,从简单的抬手放腿到肌肉按摩,翻身叩背,对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可患者完成起来却要靠护士的大力协助才能做到位。个子本就不高的于本芬一次康复训练下来常常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就是于本芬的这份坚持和责任,病人一点点恢复起来,慢慢的可以站立,可以抬手……自信心又回到了病人的脸上,自豪感也让于本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为了带好团队 言传身教
作为护士长,于本芬深知自己的言行和工作作风将直接影响整个护理团队。不能因为自己是护士长就不屑做琐碎事情,不能只指挥不动手,也不能只
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于本芬经常在科室组织“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我希望护士对我怎么样”,“假如我是患者家属,我希望护士怎么做”专题讨论会,使护士们从不同角度感受护理工作的细节和关键。同时,她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推出助理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管理方法。护理小组由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搭配组成。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负责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低年资,能力经验相对较弱的护士负责病情稳定的患者。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服务。实施小组负责制后,护士能全方位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变化,并能有效的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安全,这种护理形式增进了医患沟通和交流,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在人员班次方面改变了传统排班模式,实行24小时APN连续排班,减少了交班次数,在护理薄弱的环节增加了力量,既保证了护理质量,又增加了年轻护士的带教,减少了护士交班的环节和时间。在于本芬的带领下,神经内科的各项护理工作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住院环境、服务理念、工作模式和细节管理的“四个转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几年来,工作突出的于本芬多次获得市级及院内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团队更是获得“护理创新”大赛二等奖、“护理技能”、护患沟通、“感动瞬间”大赛二等奖等等。然而在她看来,这些荣誉都比不过患者对她的一声感谢。
于本芬说,她很普通,她和千万个护理姐妹一样,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在她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她却在普通的工作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了人生的价值。图、文:郭明青编辑:杨冰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治愈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