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己该不该调剂?
首先,判断自己该不该调剂?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拿自己的成绩与往年分数线进行个对比。总分大于20分,且排名靠前,大家就可以积极准备复试相关工作。这个排名靠前,是根据你的目标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参加复试的比例计算来得。比如说,你的专业今年招10个人,往年复试比例1:2,而你今年排在第8名,那你这个排名就算排名靠前!有的学校有公布排名,有的学校没有公布。没有公布的学校,你可以自己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和参加复试的比例,估算一下自己的排名。如果排名靠后,强烈复试和调剂两手抓!插嘴提一下,初试高分≠录取。尤其是在/院校,复试成绩占比20%-50%。对于复试,建议排名靠前的同学还是要做好准备的!02调剂的4个关键问题
首先,自己要自己4个问题!①.可接受/不可接受的专业: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自己想调剂的专业,它以后指向的就业与生活,你自己能不能够接受!这点至关重要,希望你们想清楚后再决定!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在一个自己打心底不喜欢的专业上浪费三年,甚至还有可能一辈子后悔和痛苦!有的人不喜欢手术室,接受不了外科。有的人不喜欢熊孩子,接受不了儿科。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喝不喜欢的东西!当你不得不踏上调剂这条路,请先问问自己,你真的接受得了这个调剂的专业未来指向的生活吗?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专业指向的生活,请向师兄师姐或者这个专业的前辈了解清楚,务必在清楚一切后再做决定!②.A区/B区:A区和B区的差别大吗?差别可以大,也可以不大。为什么这么说?主要看你读研的目的!如果你读研是为了工作,我建议你想好以后想在哪里工作,然后最好调剂在那里的医学院校。举个例子,你医院工作。而你又调剂了一个很遥远的医学院校。这个医学院校在你家乡当地的认可度就可能不高!这会直接影响到你三年后出来找的工作!举个例子,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在汕头这座城市认可度很高,当地人十分认可这所医学院校。如果你以后想在这座城市工作,报考这所医学院校的性价比是最高的!而且,你读研三年积累的人脉,也不会随着你毕业而消失!重点是,如果导师/老板为人比较好,会帮衬学生,说不定你还有机医院当中!当然,如果你家里有关系,只要你能上研究生,以后毕业了工作可以给你搞定,就当小编没有说!③.专硕/学硕:这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学硕出来后是要规培3年,医院,学硕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这里根本不缺干活的专硕。除非是名校的学硕,不然很难扎根在这里。以广东省举例子,在珠三角地区,学硕和专硕就业上有差距。但学硕去粤东、粤西或粤北这些不发达地区规培就业,还是很吃香的,待遇和专硕也差不了多少。此外,考虑读学硕的话,真的很看重平台!跟着大牛、在名校读学硕和跟着双非学校的导师读学硕,真的完全是两码事!虽然说学硕比专硕更容易直博,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导师手里没有资源,学硕想晋升博士也是非常难的,更别提顺利毕业了!而且如果导师手里没有课题,你还有可能需要和专硕一样去轮临床科室打发时间。但学硕也并非一无是处。学硕因为经常与老板接触,关系上相对专硕要好!一方面学硕跟着大牛导师,文章可以发到手软。另一方面,毕业后有大牛照拂,待遇根本不差。举个例子,你以后从事的某个科的科主任,可能就是你导师以前的学生。晋升方面,因为有文章,还有科研基础,也是升的飞快!毕竟,医院,科研是必须要有的东西!有时候,就是一个硬指标!很多老主治想升副主任,就是被这个科研卡得一点脾气都没有!(PS:医院要求升副主任有一篇3.0的SCI,例如郑大附一)所以,如果有意愿读学硕的师弟师妹,请务必想清楚了再做决定,不懂就问问学硕的师兄师姐。最后,导师的人品千万要打听一下。毕竟,导师坑学生的传闻并非空穴来潮!很多导师真的是坑得你不要不要的!打听的最好方式,就是问他手底下干活的学生,也就是你们的师兄师姐!④.临床/基础,//双非这个问题,也希望你们能想清楚。假如你想做医生,那就打死都不要调剂基础。再牛的导师,哪怕是长江学者,都不要去。此外,关于院校档次的问题。很多人都会纠结要不要调剂双非?在这里,小编给一个自己的看法!考研,说白了,本质就是一个平台晋升的过程!在这里,小编也要承认一点,双非和差距很大!不管是资源,还是硬件,其中的差距不是靠鸡汤就能弥补的!如果你考研只为了就业,为了有个研究生读,也愿意将就,那调剂双非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你的考研目的不是这个,也不愿意将就,请不要选择调剂双非。因为即使成功调剂上了,你也会活得很痛苦!每年双非院校都不少的高分考生最后选择了退学!03调剂的3个小技巧
第1个:一般来说,想调剂内科专硕的同学,而分数又不是很高,可以尝试调剂一下内科较冷门科室,例如传染内科。为什么这么建议?因为不管是传染内科、心内科还是消化内科等,三年后出来,毕业证上都写这的是内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因为内科专硕的研究生都是要轮转整个大内科三年,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要报考的本科室要轮6个月,而其他科室只要轮3个月。所以,对自己实力不是很自信的同学,在初试报考或者调剂时,可以避开那些相对热门的科室(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考虑一下风湿科、血液内科、传染内科等这些相对冷门的科室。同理,这种方法,放在大外科上也是适用的!但小编要声明一点:虽然你们最后也能拿到内科学的学位证,但以后就业的时候,还是会受到一些小影响的!具体影响可大可小,看你怎么灵活处理。第2个:记住,院内调剂或者说校内调剂,永远是最简单的!千万不要一调剂就想着校外调剂!小编以年广东省临床医学考研举例子。广东省内能接受临床专硕校外调剂的,基本就两所学校,一所是汕头大学医学院,一所是广东医学院(现在也改名叫广东医科大学了)。也许有了解的同学会反驳我,去年那个中大和广州医不是也接受了校外调剂了吗?事实上,去年中大接受校外调剂是头一年。而且也只有中大八院接受校外调剂,且绝大多数都是学硕。而广州医开放校外调剂是什么时候?是在经历了两轮校内调剂后,临时扩招学生,才开放的第三轮调剂!在这第三轮调剂中,才被允许接受校外调剂。当时开放调剂的时间已经非常晚了,接近4月中旬。当时能调剂走的同学都已经调剂走了,全国范围内也很少有学校在调剂了,你确定你可以耐心等到这个时候?今年还有这么好的运气等到它开放校外调剂?假如你是想调剂学硕的话,那你的选择面就会广一点。因为像是华南理工医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都会招调剂的学硕。但是,如果你不是/毕业的学生,我建议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因为这两所学校不是很喜欢双非的学生。因为报学硕的人还是相对较少,所以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学硕的名额可以调剂。但具体要怎么把握,请自己衡量一下!建议你们实力要是还可以的话,就先考虑一下校内调剂。校内调剂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对于那些被刷下来的一志愿考试还是很好的。因为大多数学校的校内调剂都是被刷下来的一志愿考试在竞争,校外调剂的考生,哪怕是考了+的大神,都参与不进来的。但有些学校除外,举个例子,汕头大学医学院,它的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是一起竞争的。这点很坑!经常要和那些大神竞争所剩无几的名额!所以,建议你们想要调剂的,一定要打听清楚往年的调剂流程!第3个:然后,调剂一定要跑得快!小编建议,如果导师缺额名单一旦公布出来,今天之内,医院所在地。然后第二天提前蹲守在住院部,在导师查房后或者出门诊前截住他们,递上自己准备简历、表明调剂意愿并充分表现自己的优势。记住,早上是找导师的极佳时间,一定要充分利用!因为大多数导师早上会过来科室查房。但下午的话就不一定。假如去了科室,刚好导师不在怎么办?首先,你可以给导师科室同组的其他老师留一份自己的简历,说明调剂意愿,甚至可以向他们打听到你导师的电话号码。一般来说,当你表明自己身份后,同科室的老师是非常乐意给你电话号码的。当你要到了电话号码,就可以选择编辑短信或者打电话,向导师表明一下自己的调剂意愿。为什么要强调亲自拜访?因为有时候,导师还是比较喜欢积极主动的同学。但是你要注意,有些导师可能会临时给你来个面试!你一定要做好准备,起码准备个自我介绍不过分吧。中文,英文都要!如果你不能过来亲自拜访导师,医院离你所在地太远了,你不可能赶过来,那你可以尝试发一发邮件。当然,导师有没有回就各安天命了!不要害怕被拒绝,许多师弟师妹刚开始找调剂,脸皮比较薄,被拒绝了一两次心灰意冷打算二战算了,小编是过来人,可以理解你们的窘态。但万一你继续找的其他老师看上你,觉得你合眼缘呢?调剂这条路真的很苦,当你觉得踏上这条路,无论如何请不要轻言放弃,没有到最后一课,都不能算是失败。当你的尊严被别人践踏了,觉得太惨了,请捡起来拍拍干净,放平心态,放低姿态,又可以擦干眼泪,马不停蹄地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最后,放一张锦鲤图片,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