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很多人听到帕金森病,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一定是一位面无表情、手脚抖动的老人。没错,“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动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这正是对帕金森患者临床表现的确切描述。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生活往往不能自理,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便秘、失眠、疼痛或麻木等症状。这些都在侵蚀着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约八成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患病对其工作和社会交往妨碍较大;约七成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之后感到心情抑郁,孤单寂寞。因此,在“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再次呼吁人们把关爱聚焦在日益庞大的帕金森病患者群体上。广大患者和家属应提高对该病的了解,从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减轻患者病痛。
1.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目前,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但现在有年轻化发病趋势;生活在农村、有杀虫剂暴露病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遗传、脑炎、脑动脉硬化、锰、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素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2.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哪些?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可以概括为:动作缓慢,身体僵硬,走路异常,手脚震颤。
(1)静止性震颤:即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抖动)。常为首发症状,多为开始于一侧手指呈“搓丸样”颤抖。但约有半数患者才会有震颤,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震颤并非就是帕金森病。
(2)肌肉僵直:另有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仅为肌肉僵直,患者感觉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经常因为疼痛而就诊到骨科、疼痛科,也常被误诊为“颈椎病、腰椎病”等错过早期治疗。若面部肌肉僵直时,会出现表情减少,这就是所谓的“面具脸”。
(3)运动迟缓:早期表现为日常活动缓慢、动作笨拙,这一症状和人类的自然老化过程相似,使人们误以为是“人老了,变得不灵活了”。也有部分患者因叠加中风等其他老年疾病,而漏诊帕金森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4)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少或消失,下肢拖曳。有时迈步后,以小碎步越走越快,不能随意止步,称为“慌张步态”。
(5)其他非运动症状:多数患者有声音语调减低、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等症状。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有些患者精神症状甚至出现在帕金森病前,而被误诊为“抑郁症、焦虑症”。
3.帕金森病的防治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帕金森病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包括药物、手术、功能锻炼、心理治疗、神经调节治疗及护理等。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帕金森病的主要措施包括:1.防治脑动脉硬化,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汞等;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4.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图片引自医学美图)
完扫描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