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常见症状护理
1.色素沉着:主要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所致。
2.身材矮小
(1)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缺乏:如侏儒症,智力无障碍。
(2)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如呆小症,智力低下。
3.消瘦:指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
4.肥胖:指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第二节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为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主要病因,感染、性激素、创伤、劳累、精神刺激等是诱因。
二、临床表现
1.甲状腺毒症表现:怕热多汗、多食善饥、多言好动等。
2.甲状腺肿: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可触及震颤及血管杂音。
3.突眼。
4.甲状腺危象:与短时间内大量T3、T4释放入血有关。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次/分)、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三、辅助检查
1.基础代谢率(BMR):测定应在禁食12h,睡眠8h以上,静卧、空腹状态进行。计算公式为:BMR%=脉压+脉率-。+20%~+30%为轻度,+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2.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1)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是临床诊断甲亢的首选指标。
(2)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3)甲状腺I摄取率增高,高峰前移。
四、治疗要点
1.抗甲状腺药物(ATD):抑制甲状腺素(TH)的合成。
(1)常用:①硫脲类:甲硫氧嘧啶(MTU)及丙硫氧嘧啶(PTU);②咪唑类有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等。
(2)不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及药疹。
2.I治疗。
3.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1)抑制TH合成:首选PTU。
(2)抑制TH释放:加服复方碘口服溶液,或碘化钠溶液静滴。
五、护理措施
1.避免含碘丰富的食物。
2.用药护理
(1)粒细胞减少:白细胞<3×l09/L或中性粒细胞<1.5×l09/L应停药。
(2)药疹:较常见,可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必停药。
(3)出现肝脏受损时立即停药。
3.眼部护理:外出戴深色眼镜,经常以眼药水湿润眼睛;睡前涂抗生素眼膏,戴眼罩;勿用手直接揉眼睛,睡觉时抬高头部;定期检查;低盐饮食。
第三节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引起,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二、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群: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酮体正常;③感染。
(2)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①糖尿病肾病: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等,最后失明。
③心血管病变:血管病变所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
4)糖尿病足:足趾变黑、足部溃疡与坏疽。
三、辅助检查
1.血糖测定: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可确诊。
2.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1.1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反映取血前8~12周血糖的总水平。
四、治疗要点
首选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5个方面。
1.口服药物治疗
(1)促胰岛素分泌剂
1)磺脲类: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餐前服用。
2)非磺脲类: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
(2)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药物
1)双胍类: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常用二甲双胍和格华止。
2)噻唑烷二酮: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高血糖。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2.胰岛素治疗:须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五、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控制总热量。糖类、蛋白质、脂肪分别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15%、30%。对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病人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各按1/3分配。
2.运动锻炼:不在空腹时运动,携带糖果,防止低血糖发生。
3.口服药护理
(1)磺脲类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于餐前半小时口服。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2)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等,应餐中或餐后服药。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服后常有腹部胀气。
(4)瑞格列奈应餐前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5)噻唑烷二酮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
4.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1)注意事项
1)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
2)未开封时冰箱4~8℃保存,使用时可在常温下保存28天(不超过20℃),无需放入冰箱。
3)选用皮下注射法,常用上臂三角肌、臀大肌、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
(2)低血糖:一般病人血糖≤2.8mmo1/L,糖尿病人血糖≤3.9mmo1/L,表现为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等。轻者口服糖水,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ml。
最后end阿虎医学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