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护师第二篇 内科护理学4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1、病因与病发机制
肝炎后肝硬化是最常见的缘由。血氨干扰大脑能量代谢引发肝性脑病。
2、临床表现
1.先驱期:焦虑、欣快、淡漠等,可有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特点性体征)。
2.昏迷前期:嗜睡、行动异常、言语不清。扑翼样震颤存在。
3.昏睡期:昏睡,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对。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4.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没法引出。
3、辅助检查
脑电图检查:一期脑电图正常,二至四期脑电图异常。
4、医治要点
1.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①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②口服新霉素、甲硝唑等,以减少氨的生成。③口服乳果糖,下降肠道pH,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氨的吸收。④益生菌制剂。
2.增进体内氨的代谢:静脉滴注谷氨酸钾(伴肾衰时禁用)、谷氨酸钠(伴脑水肿时禁用)、精氨酸可下降血氨;使用支链氨基酸。
5、护理措施
1.去除和避免诱因:①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诱因,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②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③避免运用催眠平静药、麻醉药,如吗啡、水合氯醛、哌替啶等;④避免及控制感染;⑤保持排便通畅。
2.饮食护理
(1)入液量≤ml/d,肝硬化腹水病人以尿量加ml为标准。
(2)蛋白质的摄取:①昏迷者应忌食蛋白质,苏醒后可逐渐增加蛋白饮食,最好给予植物蛋白,如豆制品;摄取量为1~1.5g/(kg·d)。
第八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1、病因与病发机制
我国以胆道疾病(胆石症最常见)常见,其他还有胰管阻塞、酗酒和暴饮暴食等。
2、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疼痛剧烈而延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病变累及全胰时,疼痛范围较宽,并呈束带状向腰背部放射。
(2)脱水,呕吐频繁者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下降。
2.重症急性胰腺炎体征:急性重病面容,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和反跳痛,腹水呈血性。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见于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3、辅助检查
1.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后开始下落,延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便可诊断本病。
2.坏死性胰腺炎,血糖持久升高。
4、医治要点
1.轻症:禁食及胃肠减压,抑酸医治。
2.重症:①减少胰液分泌:生长抑素和其拟似物奥曲肽;②抑制胰酶活性。
5、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腹痛时取弯腰、前倾座位或屈膝侧卧位。
2.禁食和胃肠减压,症状消失及检查正常后给予少许无脂流质。
3.可给予哌替啶止痛,禁用吗啡,以防引发Oddi括约肌痉挛。
第九节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1、病因与病发机制
本病多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
2、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高热为主要表现。腹壁柔韧感是最具特异性的体征。
3、辅助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作为活动性病变的指标。
2.腹水检查:腹水多为草黄色渗出液。
3.X线检查:腹部X线平片检查有时可见钙化影。
4.腹腔镜检查:活组织检查有确诊价值。
4、医治要点
1.抗结核化学药物医治:详见第二章第八节“肺结核”。
2.腹腔穿刺放液医治。
3.手术医治。
5、护理措施
1.腹水的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操作协助病人时取半卧位,穿刺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
第十节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1.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病因。
2.呕血与黑便:是本病特点性表现。
3.内镜检查: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4.医治要点
(1)补充血容量: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
(2)止血
1)非曲张静脉出血:抑制胃酸分泌药,内镜直视下止血,手术医治、参与医治。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及其拟似物;34.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5.护理措施
(1)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2)医治护理:输液开始宜快。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引发肝性脑病。
(3)冠心病、高血压、孕妇禁用垂体后叶素。
(4)34.腔二囊管的运用与护理:先向胃内注气~ml,再向食管注气ml。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视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拔管。12~24h放松牵引1次,放气15~30min。
(5)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和活动性出血者禁食。避免粗糙、坚固、刺激性食品,细嚼慢咽,避免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
最后end阿虎医学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郑州白癜风专科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