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源于用心
精于技艺
为响应院内“一专科一特色”的护理服务,小儿神经内科开展了具有本科室特色的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即《快乐输液》。作为护理的新模式,随着其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入,效果显著,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加强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有效地作用,同时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是否方便病人,是否为了提高医疗效果,让病人舒适安全,为病人服务的态度和观念,对病人情感服务的是否有必须的积极性、责任心等,而不是首先考虑如何方便我们自己,方便工作。优质的服务是发自内心的热情的服务,而不是由于纪律的约束才不得不这样做。因此,必须在落实服务规范的基础上推动主动用心服务,而精于技艺。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室所有护士积极参与专科特色护理服务。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的筹备工作经历了近半年漫长的过程,包括最终方案的敲定,经历了很多次的讨论与修改;物品的选择与准备,卡通手偶,星星贴纸,勇气勋章,故事书,快乐娃娃等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人员的分配,由责任制护士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使用物质奖励方式,快乐输液,主要执行者是责任制护士。总之,每一项工作大家都尽可能做到细致入微,包括患儿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需求,患儿的心理特点,并在其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我们儿科全体同仁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开展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拉近了与患儿及家长“心的距离”。静脉输液,因其具有快捷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式。静脉穿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儿科护理人员最为频繁的操作技术。娴熟的技术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而且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关系的基础,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应注重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因此静脉穿刺质量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医生、患儿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反复的静脉穿刺失败、穿刺时给患儿造成的疼痛感使患者产生紧张、畏惧的心理,加之其内因患儿血管充盈度差,且静脉细,短,少,外因患儿极度不配合,躁动,肢体紧张,扭曲,家长的抵触情绪从加大了儿科静脉输液治疗的困难,所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最后达到无痛静脉穿刺,是每个儿科护理人员的必修课。
特色方案
1.转移注意,穿刺无痛予每组责任制护士治疗车上各配备卡通手偶,在为1岁以内婴儿静脉穿刺前利用卡通手偶转移患儿注意力,如,一名护士一手拿着手偶,吸引患儿的注意,从而放松患儿紧张的心情,另一名护士进行静脉选择穿刺;对于小婴儿(6个月内),指导家属予患儿安抚奶嘴,输液前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有效的减少了婴儿的哭闹和躁动。这两种方案,一方面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减少了患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及家长更好的配合治疗,这也提高了病房的满意度。
2.穿刺鼓励,勇气嘉奖星星贴纸奖幼儿和勇气奖章赞少儿给予了患儿更多的鼓励。针对幼儿,小儿多采用一些简短的称赞,鼓励的语言方式,物质奖励方式,从而使
患儿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体做法对于静脉穿刺主动配合的患儿,1-3岁幼儿的头部贴上勇敢星星贴纸,3岁以上穿刺配合儿童奖励星星纪念章,鼓励患儿间比比谁更勇敢,以竞赛式的心态帮助少儿忘记自己对穿刺的恐惧。物质奖励诱导,最终静脉输液的过程很顺利,小家伙很开心的带上勇气奖章,并在以后的静脉输液治疗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勇敢,这就是专科特色护理的成果。
3.开心输液,给予尽量多的陪伴静脉输液包括静脉穿刺,静脉输液的过程,这也是开心输液构成的主要部分,既要做好前者,拥有无痛静脉穿刺的开始,又要使后面的输液过程以有美好的结局,不定期与患儿娱乐互动,并且快乐娃娃陪伴患儿折纸、讲故事、玩游戏。卡通娃娃的可爱迎合了与患儿的心理需求,病房里多了患儿咯咯的笑声,少了紧张陌生的气氛,医院生活带来了些许的生机,患儿及家长的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笑容,增进里护士与患儿之间的情感,患儿能主动的配合治疗,并比以前更能乐观的接受疾病的挑战。
总之,这种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的形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医院及病区有陌生感,对医护人员畏惧、回避,逆反等不利表现,拉近了与患儿及家长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同时全面、贴心、专业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肯定。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白衣天使”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图文供稿丨小儿神经、心血管病房
綦美艳
排版设计丨马新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