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三维标测下房颤射频

文章来源:内科_内科资讯_内科网站_专业的内科网站   发布时间:2018-3-19 19:18:05   点击数: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团队在科主任孙黎明、副主任医师王怡练带领下,在南京医院张凤祥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一例三维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为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张某,男,今年78岁,经检查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反复引发心源性脑栓塞。入院后心内科团队详细分析了该患者病情,尽管诊断明确,但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如不及时进一步治疗,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将进一步恶化其心功能,再次引发器官栓塞等风险。

为了帮助患者摆脱病魔,心内科团队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治疗房颤最新、最先进的方法——carto三维立体标测下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的一种特殊类型),配合最先进的压力感应消融导管,经过两个半小时,成功将困扰老人多年的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

房颤的发病状况与最新诊疗

房颤为心房颤动的简称,心房无规律地、快速地跳动,心房率能达到—次/分钟(正常情况下为60—次/分范围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性疾病心脏疾病。

在房颤的治疗方面,靠药物转复房颤临床效果差(多数不能维持一年),且副作用大。在此基础下,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应运而生,伴随着探究房颤本质的过程,导管消融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如传统的X光射线下二维导管消融手术处理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时,由于无法立体显现心脏的解剖结构,使手术医师很难判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消融靶点,因而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三维电解剖系统的出现,终于令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在可视系统下,医师们在手术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实时三维的心脏解剖结构,同时抽象的心电信号也被转化成为了不同的颜色,让房颤手术更加直观、安全、有效,已经成为当今房颤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最佳方法。

我国房颤病人有近万之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升高,7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甚至达到10%。然而房颤的危害性却被严重低估,很多人不知道房颤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容易并发血栓栓塞(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长期房颤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和心肌病,房颤病人5年内死亡率较正常人群增加1.5-2倍。为此,心血管内科主任孙黎明教授提醒:很多不明原因的脑梗塞,都要警惕房颤的可能!

我院心内科三维标测下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科迈上了电生理治疗的新台阶。









































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bense.net/hxnk/20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